以案为鉴,严守医疗器械安全防线

       医疗器械,作为守护生命健康的重要防线,其质量与合规性容不得半点马虎。然而,总有一些企业或机构为谋取私利,无视法规,给公众健康带来潜在风险。近期,市场监管部门重拳出击,查处了多起医疗器械违规案件。海迪生作为行业一员,特梳理典型案例,与业界同仁共筑安全长城。

合肥:备案造假,虚假资料难逃法网

       2024年11月24日,合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监督检查中发现,某卫生材料有限公司在医用X射线胶片和藻酸盐复制材料的备案环节提供虚假资料。尽管涉案产品未流入市场,但该公司行为已严重违反《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》第十四条第四款规定。2025年1月20日,监管部门依法责令其改正违法行为,并处以严厉罚款。

       警示意义:备案资料的真实性是医疗器械监管的底线,任何弄虚作假行为都将受到法律严惩。

玉溪:诊所违规,不符要求器械危害健康

       2024年8月2日,玉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红塔区李某某皮肤科诊所查获一款“问题”造口皮肤保护剂。该产品宣称能治疗多种皮肤疾患,且含中药成分,但实际检出氯倍他索丙酸酯和曲安奈德醋酸脂,与备案信息严重不符。2024年12月9日,监管部门依据《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》,对该诊所作出没收违规产品、违法所得12676元,并处货值金额7倍(88732元)罚款的严厉处罚。

       警示意义:医疗机构必须严格履行进货查验义务,确保使用的医疗器械符合备案要求,切勿因小失大,危害患者健康。

以案为鉴,严守医疗器械安全防线

(图源千库 ID:250120)

江西:标签误导,违规宣传难逃处罚

       2024年12月,会昌县市场监管局根据线索调查发现,某医疗器械公司在淘宝平台销售的“爱思安®重组人干扰素a2b导光凝胶”存在标签误导问题。其外包装标注内容与备案信息中的产品名称、预期用途严重不符,易误导消费者。监管部门依据《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》第八十八条,依法对当事人作出罚款处罚。

       警示意义:医疗器械标签和说明书必须真实、准确,任何夸大宣传或虚假标注都将面临法律制裁。

以案促改,共筑安全防线

这三起案例只是医疗器械监管领域的一个缩影,却为全行业敲响了警钟:

       生产环节:备案资料造假、产品成分违规添加,暴露出部分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漏洞;

       经营环节:标签误导宣传,反映出部分经营者合规意识的淡薄;

       使用环节:诊所违规采购,凸显医疗机构主体责任落实的不足。

       市场监管部门的严厉处罚,彰显了维护公众健康的坚定决心,也提醒所有从业者:合规经营是底线,质量安全是生命线。

以案为鉴,严守医疗器械安全防线

海迪生温馨提示:谨防假冒伪劣产品

1. 指鹿为马、混淆是非的非法产品

       请谨慎识别预期用途为“用于分离组织”的、批件名称含“扁桃体”三个字的手术器械,如“扁桃体器”。此类产品往往擅自改变原来的形状、丧失其原有功能,可能形成刑法第一百四十条规定的不合格产品。生产或销售不合格产品,并且用于性命攸关的医疗用途,生产单位及销售方涉嫌触犯刑法。而医疗机构超出其预期用途使用这些不合格产品,不仅给自己带来风险,也会为其中存在的利益等纠葛付出巨大代价。

2. 相关法律知识

       使用假冒、伪劣及不合格的灼烙器械,存在较大医疗风险和法律风险。目前国内市场上,出现了大量上述假冒、伪劣及不合格的扁桃体治疗器,加之部分医疗机构对器械采购把关不严,导致部分医院或医生个人购买到这些假冒、伪劣及不合格产品,用于扁桃体烙法治疗,产生了较大医疗风险和法律风险。

以案为鉴,严守医疗器械安全防线

(图源千库 ID:271103)

海迪生寄语:坚守初心,共护健康

       作为医疗器械行业的参与者,海迪生始终秉持“质量为先、合规为本”的理念,致力于为医疗机构和患者提供安全、可靠的产品与服务。我们深知,每一件医疗器械都承载着生命的重量,每一次合规操作都是对健康的庄严承诺。

       未来,海迪生将继续与监管部门、行业同仁携手,严守法规红线,共同营造一个安全、有序的医疗器械市场环境。让我们以责任为盾,以创新为剑,为公众健康保驾护航!

相关新闻
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400-012-6563

邮件:cdhaidisheng_cs@163.com

客服服务时段:9:00-20:00

节假日及其他时间段若有怠慢,我们将尽快回复

关注微信
关注微信
分享本页
返回顶部